7月31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征求《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交通相關)(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擬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向各省、直轄交通廳局以及工信部、公安部等單位公開征求意見,要求研提意見于2020年8月14日前反饋。

基礎標準
主要包括術語與定義、分類編碼與符號和數據管理3類標準。術語與定義主要包括相關術語和定義;分類編碼與符號主要包括編碼規則、代碼結構和圖形符號類標準;基礎數據主要包括信息集、數據管理等標準。
道路設施
主要包括總體要求、交通感知、交通控制與誘導、智能路側、路側通信、地圖與定位6類標準。
總體要求類的標準主要指基礎設施總體要求與基本要求;交通感知類標準主要包括監測、傳感、檢測類標準;交通控制與誘導類標準主要包括車道指示器、可變限速標志等設施的標準;智能路側主要包括路側邊緣計算等設施的標準;路側通信標準主要包括道路沿線的通信設備、通信基站、通信系統等相關標準;地圖與定位標準主要包括與道路相關的高精度地圖及高精度定位應用的標準。
車路交互
主要包括信息交互、車載與便攜終端、車輛輔助和安全駕駛3類技術標準。信息交互類標準主要包括車聯網系統中信息采集、發布、應用集等信息交互規則的相關標準;車載與便攜終端類標準主要包括車載設備與便攜終端的技術標準;車輛輔助及安全駕駛類標準主要包括輔助駕駛等智能駕駛類的標準。
主要包括出行服務、運輸組織、管理平臺3類技術標準。出行服務類標準主要包括突發事件、預警等相關標準;運輸組織類標準主要包括車輛編隊行駛、營運車輛運輸組織類標準;管理平臺類標準主要包括大數據平臺、數據管理中心、云控平臺等標準。
基礎類、道路設施、車路交互、管理與服務、信息安全構成標準體系的五個部分?;A類標準為其他4個板塊建立信息交互的數據基礎標準;道路設施類標準立足于道路及附屬設施智能化,包括路側交通狀態感知及事件監測、數字化標志標線、通信設施、高精度地理信息等;車路交互類標準主要對車聯網系統中道路與車輛進行信息交互的相關流程與過程進行標準化規定,是“人-車-路”物理結構中的“粘合劑”,便于車聯網系統的互聯互通;管理與服務類標準突出“協同服務”理念,面向不同用戶,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范圍下提供服務;信息安全類標準為基于車路協同的車聯網系統提供信息安全防護措施。
主要包括證書密鑰、網絡安全防護2類技術標準。證書密鑰類標準主要包括車路信息交互所使用的交通行業證書、密鑰等相關標準;網絡安全防護類標準主要包括路側設施、計算控制中心等進行信息交互過程中的網絡安全防護方法等相關標準。